唐詩三百首─踏話頭

一、漢詩的起源佮發展


中國的詩歌,起源於「詩經」,後來有「楚辭」。「詩經」被公認是中國北方韻文的代表文學,「楚辭」是南方的代表文學。到了漢朝,有描寫民間生活的歌謠,經過「樂府官署」蒐集整理,被稱呼做「樂府詩」。 「樂府詩」傳到了魏晉南北朝,不斷發展轉變、進步,最後佇唐朝造就了詩歌的黃金時代。
詩經以四言詩為主,楚辭是無整齊的長短句,漢代樂府詩開始有了完整的五言詩,魏晉時代有了完整的七言詩。

二、唐詩興盛的原因
清朝乾隆皇帝年間,曾經編纂《全唐詩》,收錄唐詩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詩人大約二千二百外人,由此可見唐詩興盛的情況。唐詩興盛的原因,歸納做四點:

(一)帝王的提倡:
唐朝的皇帝極力提倡唐詩的寫作,使得詩人的社會地位受著重視,無形之中也鼓勵了文人從事詩歌的創作,促進唐詩的興盛。

(二)科舉的影響:
唐朝以科舉取士,詩是唐朝科舉考試的科目之一,使得讀冊人將寫詩當作參加考試,求取功名的道路,詩人不斷提升寫詩的內涵佮技巧,致使唐朝詩歌完成了空前的成就。

(三)詩作內容擴大:
唐朝進前的詩歌,大多數是描寫貴族生活,詩人攏是貴族,抑(a1)是圍佇貴族身邊的讀冊人,所以寫作的題材比較卡隘 (eh8)。但是到了唐朝,寫詩變成是全民運動,詩人來自各階層,描寫的內容豐富多變,唐詩的內容逶描寫少數的貴族生活,擴大到反映多數人的生活,引起一般人的興趣。
(四)詩歌本身的發展:
詩歌的發展,逶五言古詩、七言古詩,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因為聲律之說的興起,致使對「平仄」佮「押韻」閣卡講究的「絕句」、「律詩」,加上原來的「古詩」,形成唐詩三種主要的體裁。

三、唐詩發展的時期
唐代 (618─907)的詩主要可為四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一)初唐 (618─712):初唐是唐詩的醞釀形成時期,主要的詩人有初唐四傑 (王勃、駱賓王、盧照鄰、楊炯)、沈佺期、宋之問、陳子昂。
(二)盛唐 (712─675):盛唐時期是唐詩的黃金時代。當時出色的詩人濟濟,當中出現了兩位光耀千古的偉大詩人李白和杜甫。除李、杜外,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也是傑出的詩人。
(三)中唐 (766─835):中唐的詩歌,不過是盛唐的延續。主要的詩人有韋應物、柳宗元、韓愈、孟郊、元稹、白居易。
(四)晚唐 (836─906):晚唐時期是唐詩逶盛轉衰微的時代,多數的詩人以摹仿前人為本事,氣度不足,藝術成就無峘。主要詩人有杜牧、李商隱、溫庭筠。

四、詩體種類:
(一)古體詩:
閣另外稱呼做「古詩」、「古風」、「往體」、「格詩」。「古體詩」名稱佮「近體詩」對稱。廣義是指唐代以前各種詩歌體裁佮唐朝以後文人仿古的詩作,包括四言古詩、楚辭、樂府等;狹義是干礁(單)指「五言古詩」佮「七言古詩」。

(二)近體詩:
又稱呼「今體詩」、「格律詩」,是佮「古體詩」對稱。狹義是指唐代產生的格律詩。近體詩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排律等。
「古體詩」佮「近體詩」的無仝,是古體詩佇格律方面無特別的限制,包括(1)句數無限、(2)平仄聲律無限、(3)毋免對句。

(三)樂府詩:
可分「古樂府詩」與「新樂府詩」二種
(甲)古樂府詩:
漢、魏以下,陳、隋以上,樂府古題唐人所擬作也。(其中李白所擬上濟,根據樂府舊名。李賀擬古樂府,另外號名,改變原本的名稱。)
(乙)新樂府詩:
古樂府所無,唐人新製為樂府題者也。伊的題目名有:「歌」、「行」、「歌行」、「引」、「曲」、「謠」、「辭」、「篇」、「詠」、「吟」、「嘆」、「唱」、「弄」、「思」、「怨」、「樂」等。

五、唐詩格律簡介
唐詩主要分做律詩、絕詩、古詩三大類,又分做五言、七言。若佇格律上區分,又可分做古體詩佮近體詩兩種。
古體詩用字無講平仄,句數濟少無定,押韻可通可轉,無受束縛自由發揮。
近體詩用字講究平仄,句數有固定,講究用韻,講求對仗,有一定的規律。規律的基礎佇字調的平仄;字調有平上去入四聲。上去入是仄聲。因嚴求格律,所以稱呼做「律詩」。律詩會使分做三種:以下是五、七言律詩的基本平仄規律。

(一)律詩:是四聯八句,五言叫做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仔)』;七言稱 呼做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仔)』。舉例說明: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平平平仄仄
天氣晚來秋。平仄仄平平 → 一、二句為『首聯』或『起聯』
明月松間照,平仄平平仄
清泉石上流。平平仄仄平 → 三、四句為『頷聯』或『前聯』(對偶)
竹喧歸浣女,仄平平仄仄
蓮動下漁舟。平仄仄平平 → 五、六句為『頸聯』或『後聯』(對偶)
隨意春芳歇,平仄平平仄
王孫自可留。平平仄仄平 → 七、八句為『尾聯』或『結聯』

說明:對仗時實字對實字,虛字對虛字;二、四、六、八句的尾字仝韻。每一聯兩句之間平仄是相對的,叫做「對」。相近兩聯之間平仄相仝,叫做「黏」。

五律基本平仄(平起格)
1.平平平仄仄 3.仄仄平平仄 5.平平平仄仄 7.仄仄平平仄
2.仄仄仄平平 4.平平仄仄平 6.仄仄仄平平 8.平平仄仄平

五律基本平仄(仄起格)
1.仄仄平平仄 3.平平平仄仄 5. 仄仄平平仄 7.平平平仄仄
2.平平仄仄平 4.仄仄仄平平 6. 平平仄仄平 8.仄仄仄平平

七律基本平仄(平起格式)
1.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 5.平平仄仄平平仄 7.仄仄平平平仄仄
2.仄仄平平仄仄平 4.平平仄仄仄平平 6.仄仄平平仄仄平 8.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基本平仄(仄起格式)
1.仄仄平平仄仄平 3.平平仄仄平平仄 5.仄仄平平平仄仄 7.平平仄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仄平平 4.仄仄平平仄仄平 6.平平仄仄仄平平 8.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絕詩:每首四句,五言稱呼做五言絕詩,簡稱『五絕(仔)』;七言的稱為七言絕詩,簡稱『七絕(仔)』。各句用字平仄有規定,二、四句的末字同韻,各句毋免對仗。

五絕仔:平起格.平聲韻
1.平平平仄仄 3.仄仄平平仄
2.仄仄仄平平 4.平平仄仄平

七絕仔:平起格.平聲韻
1.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
2.仄仄平平仄仄平 4.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排律:也稱『長律』。伊是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每首句數不限。每句用字平仄有一定,雙句末字愛押韻。

六、認識入聲
台語的第四聲(陰入)、第八聲(陽入)為入聲。因為北京話已經失去入聲,因此一般人對即種收音完整的入聲,普遍感覺困擾。
入聲的特色是話出口後,韻尾輔音的喙型馬上將聲音阻擋、切斷,所以入聲讀--起來有「短促急收」的感覺,舉例如下:

一聲 二聲 三聲 四聲 五聲 (六聲) 七聲 八聲
陰平 陰上 陰去 陰入 陽平 (陽上) 陽去 陽入
番 反 販 發 煩 (反) 犯 罰
君 滾 棍 骨 裙 (滾) 郡 滑
雞 狗 兔 鴨 猴 (馬) 象 鹿
跤 手 喙 腹 唇 (齒) 鼻 目
衫 短 褲 闊 鞋 (小) 穿 襪
煎 炒 炸 切 焄 (炒) 燉 熟
鍋 鼎 灶 剁 盆 (鼎) 箸 杓
瓜 果 菜 肉 魚 (餃) 豆 麥

入聲收韻情形有四種:

一、唇塞音:韻尾為閉口韻-m,如心(sim)、甘(kam)、針(ciam),收音時愛合雙唇。即類合口韻的字,若是入聲字,著是馬上閉合雙唇將語音阻斷,如-p的喙型。例如:
心(sim)→濕、拾(sip)。
心sim1 審sim2 慎sim3 濕sip4 □sim5 審sim2 尋sim7 拾sip8
甘(kam)→屑(sap)
甘kam1 感kam2 鑑kam3 合kap4 含kam5 感kam2 □kam7 □kap8
針(ciam)→接、捷(ciap)
針ciam1 □ciam2 佔ciam3 接ciap4 □ciam5 □ciam2 漸ciam7 捷ciap8
二、舌塞音:韻尾為舌齒韻-n,如新(sin)、溫(un)、專(cuan),收音時雙唇微張,舌頭拄著上下唇之間。若是入聲字,用相仝的唇、齒、舌位置,即時將聲音阻斷,如-t的喙型。比如:

新(sin)→失、實(sit)
新sin1 □sin2 信sin3 失sit4 神sin5 (□)sin2 慎sin7 實sit8
溫(un)→鬱(ut)
溫un1 允un2 搵un3 鬱ut4 耘un5 允un2 運un7 □ut8
專(cuan)→拙、絕(cuat)
專cuan1 轉cuan2 □cuan3 拙cuat4 全cuan5 轉cuan2 拴cuan7 絕cuan8

三、顎塞音:韻尾為顎韻-ng,如邦(pang)、庸(iong)、經(king),收音的時雙唇扑開,舌根頂住上顎。若是入聲字,猶原用相仝的喙型,即時將聲音阻斷,如-k的喙型。比如:
邦(pang)→北、縛(pak)
幫pang1 綁pang2 放pang3 北pak4 房pang5 綁pang2 棒pang7 縛pak8
央(iong)→約、育(iok)
央iong1 勇iong2 □iong3 約iok4 陽iong5 勇iong2 用iong7 育iok8
經(king)→激、擊(kik)
經king1 景king2 敬king3 激kik4 窮king5 景king2 拱king7 擊kik8

西、喉塞音:單純母音而無m、n、ng的韻尾輔音者,著用喉部把聲音阻斷,如-h的喙型。比如:
雞(ke1)→格、挌(keh)
雞ke1 假ke2 嫁ke3 格keh4 枷ke5 假ke2 下ke7 挌keh8
刀(to)→桌、著(toh)
刀to1 倒to2 到to3 桌toh4 逃to5 倒to2 道to7 焯toh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