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歌仔冊─踏話頭二(代序)

「認識台灣」着是對(ui3)土地、歷史、語言、文學、族群、音樂、美術、建築、古蹟等方面來了解,這是建立台灣意識、台灣主體性、台灣本土化的營養份佮肥底。若毋是對家己的田園出發个,台灣永遠着是「文化的殖民地」,本土文化永遠無法度佇即塊島嶼掖種、釘根佮生澶(thuann3)

過去台灣的教育有足大的偏差,佇大中國主義的情結之下,咱台灣的讀冊囡仔,對中國二千外冬的歷史人物,親像紅燒豬跤─熟溜溜,但是對台灣四百冬來的歷史祖先,着親像生分人(senn1-hun 7-lang 5),毋(m 7)知影家己的根源,致使台灣人干礁(kan1-ta1)知影家己是「炎黃子孫」,煞無了解家己真正的身分是「唐山公佮平埔媽」結合的後代。蹛佇(tua3-ti7)台灣熟似遙遠的「長江、黃河水」,卻不知(ti1)「台江、運河水」。咱的青少年輩,會曉講足標準的北京語,但是無法度用「阿娘的話」(台灣話、客家話、原住民話)來參厝內的序大─阿公、阿媽開講,家庭的親情倫理受著嚴重的破壞。歌謠只唱「龍的傳人」、「梅花」,卻不知「寶島頌」、「菅芒花」。文學只讀古早的「詩經」,根本毋知台灣文學有優美的「台灣國風─褒歌」…。總講一句,生活佇台灣即塊島嶼的子弟,頭殼內貯(te2)个攏是「十三天地外」的物件,台灣人親像活佇雲頂一般,隨風漂散,莫怪足濟人對即區(cit4-khu1)家園無認同,對即塊(cit4-te3)土地無疼心,台灣無法度成做一個「命運的共同體」,根本的原因著是人民對台灣本土文化的認識無夠所致。

    其實佇西元1566年(明.嘉靖45年),咱的祖先着已經有用台語文創作「荔鏡記」的劇本,即個劇本屬於南管的戲文,內容描寫陳三、五娘的愛情故事。另外有歌仔冊(簿)、歌仔戲戲文、布袋戲戲文、七字仔─褒歌、皮影戲戲文…。咱對(ui3)1566年的「荔鏡記」算起到即碼,台語的民間文學創作總也共也嘛已經超過四百外冬(這是指使用台語文來講)。遮个(這些)台語民間文學,是台灣戲劇、小說的源頭,是台灣歌詩、現代詩的活水,會使講是台灣現代文學的肥底,嘛會當證明台灣是有文學个、台灣文化是有水準个,尤其是台語文的古老性、典雅性、豐富性。佇本土化受重視的今仔日,蹛佇即塊土地的「台灣人」(指認同即塊土地的人),袂(be7)使對遮个寶貴文化遺產,目珠放瞌瞌(kheh4),喙激恬恬(kik4-tiam7-tiam7),頭殼空空,若安爾著枉費做一個有「文化」有「尊嚴」的台灣人。

    即碼將台灣佇民間流行的歌仔冊,有台灣故事性做一番的整理,除了一一標記羅馬拼音以外,擱較重要的工課是將原本無一致的台語漢字,做了一番的改寫,予台語書寫的漢字會當儘量一致,並且使用漢字的「本字」佮台語界常用、公認的用字,換一句話來講,台語文所使用的漢字有一定的根據,相信佇一遍擱一遍的整理當中,台語的漢字用字著會較精密佮社會的基礎性。

    即本冊佇整理過程中,我的查某囝俐荁、同事庸英等攏出袂少力、佇遮特別提出來表示感謝。最後向望逐家重新來認識台語文學的媠(sui2),並且共同來發揚台灣本土文化,予較濟人來認同台灣。若安爾,咱卜建立以台灣為主體性的文化,著毋是咧做眠夢囉。

(2001.08.01寫佇第四期府城台語開講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