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名稱:台語典故
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資源發展中心
公教台語班
10/16/2002 08:00─12:00
講師:董峰政/鯤島台語文研究會/國立高雄餐旅學院/
e-mail:tang1109@yam.com/
網站:demo1.nkhc.edu.tw/~t0015/
【踏話頭】
母語是一種溝通的工具,擱是一種感情的交流、思考的方式、文化的傳承、族群的符號,嘛是一種尊嚴的維護,所以「喙講父母話,手寫台語文」是建立台灣意識,重建台灣主體性上重要的工課。請逐家收聽「母語的田園」。
臺語佮漢語的關係:
漢
語:是漢族的共同語言。隨著時間的演變,有七種漢語的分支─官話、吳語、贛語、客語、湘語、閩語、粵語。「閩語」是漢語其中的一種。
閩
語:是「漢語」其中的一種。又分閩南語、閩北語、閩東語、閩中語、莆仙語等。
閩南語:是「閩語」其中的一種。指佇福建南方所使用的語言,一般是指「泉州話」、「漳州話」、「廈門話」等。
泉州話:指四世紀五胡亂華後,對北方帶到福建南方的「漢語─中原音」,另外吸收一部分當地百越族的「越語」,稱呼做「泉州話」。
漳州話:指七世紀唐高宗時閩南發生「畬族」作亂,陳元光父子率兵南下,同時也將北方「中原音」帶到福建南方,平定叛亂了後,著佇當地設立「漳州郡」。後來黃巢之亂,王潮兄弟率領家族逃難到福建南方,最後定居佇「漳州」,所以稱呼做「漳州話」。
廈門話:講泉州話佮漳州話的族群,經長期交往、生理、婚姻等交流,語言也互相影響透濫,就產生了一種新的語言,稱呼做「廈門話」
台灣話:有廣義佮狹義之分。廣義指台灣境內各種方言;狹義則指「福佬話」。一般攏以狹義來說。台灣話是屬閩南話的一支。因為台灣話除了泉州話(含越語)、漳州話等外,另外猶有「平埔族語」、「荷蘭語」、「日語」、「北京語」、「英語」、「文白音異讀」等詞彙。所以「台語」佮「閩南語」已經大大有所不同囉。
海洋性的台語:
閩南語:含漳州話、泉州話、廈門話。
平埔族語:「檨仔」、「走標」、「阿西」、「台灣」、「打狗」、「阿猴」、「干豆」、「雞籠」、「沙鹿」、「北投/南投」、「麻虱目」、「麻豆」、「新港/新市」、「牛罵頭/清水」、牽手。
荷 蘭 語:「雪文」「甲萬(袋子)」、「甲」。
西班牙語:「三貂角」「富貴角」。
日 語:「便當」、「料理」、「壽司」、「便所」、「起毛誌」、「柔道」、「郵便局」、「見本」、「玄關」、「注射」、「派出所」、「不渡」、「結局」、「手續」、「專門」、「組合」、「歐吉桑」。
英 語:「show」「KTV」、「7-11」、「pub」、「high-color」、「all-back」、「roast」、「bus」、「rear-car」、「bye-bye」、「ok」
北 京 語:「東西」、「饅頭」、「動不動」、「反正」、「也許」。
台 語:「正港」、「生番」、「番仔刣」、「食飽未」、「卜去佗位」。
文 白 濫:變成(pian3/pinn3-sing5/ciann5);十全(sip8/cap8-cuan5/cng5)
教師/教冊(kau3-su1/ka3-cheh4);交易(kau1/ka1-ik8/iah8)
泉
漳
濫:香(hiong1/hiang1)港的香(hionn1/hiunn1)真芳(/香);
將才(ciong3/ciang3-cai5);強求(kiong5/kiang5-kiu5)
■台語典故舉例一:
*食飽未 (ciah8-pa2-bue7)
指平安無代誌的意思。是台灣人見面「相借問」的語詞。古早人講「無恙」,現代人講「汝好」。
一方面代表稻榖收成好,另外一方面表示身體健康會當正常飲食。
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所有「唐山過台灣」的唐山公,攏是為著生存,為著腹肚,才著千辛萬苦渡過烏水溝來到台灣。所以佇台灣的鄉親用「食飽未」來表示對別人的關心,後來著成做「招呼」、「相借問」的話句。
*佗去toh4-khi3
佇路上相借問的語詞。完整的講法是:「汝卜去佗位?」。
早期移民的時,漢人時常參平埔族群起衝突,另外佇荒郊野外有孟獸、毒蛇出入,所以人佇外口,時常有不測的禍端,所以問人「佗去?」,通好有所防備。有「出入相聞,守望相助」的意思。
*等路.伴手
台灣人厚禮數,親情朋友互相往來作客,攏會扎禮物相送,禮物並無貴重,攏用水果、罐頭、土產等喙食物仔,俗語講;「隔壁親家,禮數原在」。
早前台灣交通無方便,若卜出門拜訪親情朋友進前,攏會事先聯絡。主人家為著面子攏會佇厝無閒,僎卡腥臊的料理招待人客,另外派囡仔去路頭等親情朋友,人客為著卜予囡仔歡喜,攏會扎一寡「喙食物仔」、「四秀仔」予囡仔啖糝,著叫做「等路」。
人客卜走的時,一方面是答謝人客手所捾來的「等路」,另外一方面是禮貌上,歹勢予人客空手戽(hoo3)蹄倒轉去,主人家嘛會準備一寡「土產」等禮物贈送人客,遮個禮物著稱呼做「伴手」。
毋管是「等路」抑是「伴手」攏叫做「手信仔」。
□烏鬼
當年歐洲人咧開發北美洲的時,由非洲大量運載著所謂的「烏奴」。仝款佇1624年荷蘭佔領台灣的時,嘛大量對非洲載「烏奴」來台灣做「苦力」,仝迄個時陣來台灣的漢人,共怹稱呼做「烏鬼」。台灣真濟地名攏有烏鬼的跤跡。譬如府城上鬧熱的所在叫「十字街」,分別叫做「東安」、「西定」、「寧南」、「鎮北」等四坊。聚集的所在佇東安坊,叫「烏鬼埕」;所挖(摀)的井佇鎮北坊,叫「烏鬼井」。佇永康所造的橋叫做「烏鬼橋」,佇小琉球叫做「烏鬼洞」。
*台灣牛:
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灣的時,迄當時台灣並無牛,耕作的時攏靠人工。一直到1647年荷蘭傳教士對(ui3)印度買121隻赤牛仔,荷蘭在台的政府佇南北設立「牛頭司」從事交配繁殖,台灣人從此改用牛來耕作。另外水牛(sui2-gu5)一直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十七世紀前後起,漢人由西方、日本人由東北、荷蘭人自南部、西班牙人自北部,異民族紛紛入侵台灣。這些異民族移民和原住民之間,開啟了生存競爭之端。結果平埔族開始飽受這些入侵者的欺凌與壓迫。尤其是從中國大陸來台開墾的漢人為最。
•漢「番」接觸的歷史,那正是我們部份來自唐山的男姓祖先,結合我們另一部分在地的原住民女姓祖先的歷史。
*「天頂天公,地下母舅公」?
平埔族是一個「母系社會」,細漢囡仔成長過程受著阿舅的照顧疼惜,超過家己的老父。
*台灣最早的文字「新港文」?
.能歌善舞的平埔族,曾出現過「我手寫我口」的文字。
.十七世紀荷蘭人侵佔台灣後,荷蘭傳教士用羅馬拼音文字,撰寫西拉雅族的平埔語「聖經」及多種宗教書籍。因盛行於新港社(今台南新市鄉附近),故稱此種文書為「新港文書」。
、平埔族人透過這些「教冊仔」學會新港文,並用新港文來和漢人寫契約,被稱之「番仔契」。目前被發現的「番仔契」,年代最晚者在一八一三(嘉慶十八)年,距離荷蘭人離開台灣已有一百五十年。
*「一個某,卡贏三仙天公祖。」
第二項禁令,使得早期來臺者,幾乎清一色是單身漢,造成社會陰衰陽盛的現象。當時臺灣社會流行一句諺語:「一個某,恰贏三仙天公祖。」─反映了十八世紀臺灣的開拓者孤苦伶仃的心情。
*「紅柿若出頭,羅漢跤仔目屎流」
.單身的漢移民找不到「牽手」,無家室、無恆產、無固定工作,隻身一人謀生,最後淪為游民,當時稱之「羅漢跤」。
.羅漢跤仔往往居無定所,天氣好時,在路邊席地而睡,但一轉涼就難過了。所以說「紅柿若出頭,羅漢跤仔目屎流」。說出這些游民的辛酸。
.有的羅漢跤仔消極淪為乞丐,故俗語又稱「乞食伴羅漢」之語。
.十八世紀前,這些羅漢跤仔在鄉村像「水流破布」,越沖越破。
.十八世紀中葉後,流民日漸增多,他們逐漸流落街市而溝成一種社會力,威脅社會秩序,最後鋌而走險,紛紛投入一次又一次的民變。
*「少年若無一擺戇,路邊哪有有應公」
.羅漢跤仔「有路無厝」、「病無藥,死無蓆」、「死無人苦」。遺骨暴露野外,聽任風吹雨打,於是民間善士,為之收殮,立廟祭祀。這便是「有應公廟」的由來。又叫「金斗廟」(金斗甕仔)。這些廟,常出現在村落的邊緣,或田園路旁,或墓地附近。
.「少年若無一擺戇,路邊哪有有應公」:意謂若不是那些「戇少年」離開原鄉,流浪來臺灣,以致客死異鄉,路邊哪來這麼多「有應公」供人膜拜。因若無人祭拜而成為「厲鬼」,民間有「祭厲」的風俗。
.「羅漢跤仔」是清代臺灣社會的一種特殊角色。「有應公」則是清代臺灣民間信仰中的一種特殊神明。
*「唐山過臺灣,心肝結規丸」
「勸君切莫過台灣,台灣佮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誰都難。」∼客家語.渡臺悲歌
.唐山渡海的台灣先民,為了尋求新的生存天地,竟然甘冒九死一生的危險。故有「唐山過台灣,心肝結規丸。」
■台語典故舉例二:
ang5-mng5-a2
紅毛仔:指西方的外國人。原指荷蘭人或西班牙人。
bang2-kah4
蟒甲:獨木舟。原住民語。或作艋舺。
bu5-lua7 誣賴:謂無事而指有事也。說文:誣加也。
ce3-thuah4
祭獺:暴殄也。
cham1-siong5
參詳:猶協定也。說文:參與也,詳審議也。
chenn1-huan1
生番:指不明事理者。原指台灣原住民之高山(砂)族。
chin1-ciann5
親情:則姻親。虞氏雜說:唐文宗爲莊恪太子選妃,召宰相曰:
聞在朝外臣,皆不欲共朕作親情何也。
chong3-ti7
創治:謂故意而爲之,創造也,治理也。
ciam2-kuan5
僭權:越權也。謂假借名物踰其本有之地位也。
cian1-liu1
翦綹:謂市中小竊,以剪斷人之財物者。
ciann3-kang2
正港:上等的、真材實料的。原指安平港與滬尾港。
hau7-senn1
後生:男子子曰後生,對先生言。論語:先生饌。
註:先生,父兄也。
ho1-giah8
好額:富有。好,善也,引申豐也。額,租榖也。謂收穀
之豐也。
iann2-jiah4
影迹:影爲形影,迹爲足迹,謂往事也。楞嚴經有:前塵
影事;與此同意。
in1
tuann1
因端:即事端。因爲原因,端始也、萌也。禮運:人者天地之
心,五行之端也。
ka1-iah8
交易:猶利市也。易: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
退。
kah4-ban7
甲萬:木櫃。荷蘭語。
kan1-kui2
奸宄:謂惡人也。書:寇賊奸宄。注:在內爲奸,在外爲
宄,亦作奸詭, 或曰奸鬼。
kau1-tin5
交纏:猶縈纏也,俗謂病人恍惚,以有鬼物交纏,須用符
法禳之。
ke1-po5
家婆:詈人之辭。謂如管家之婦,事事干預也。
kham2-cam7
坎站:猶程式也,俗謂階級曰坎,驛遞曰站。
khan1-chiu2
牽手:妻也。土番娶婦,親至婦家,攜手以歸;沿山之人
習見其俗,因謂妻曰牽手。
khang1-sun2
空榫:謂計謀也,空孔也,榫枘也,謂如孔枘之相容也。
khe3-hiann1
契兄:謂姦夫也。
khi2-kang1
紀綱:呼起江,正音也。書:亂其紀綱。注:紀謂典
章,綱謂法制。
khia5-chiu1
騎秋:秋雨連旬。
kho1-thau5
科頭:謂驕慢也。
kho2
洘:洘流。水退也。唐韻:音考。水乾也。
khok4-hing5
酷刑:猶勒索也。謂取人之財,如酷吏之嚴刑以強得也。
king5-the2
窮體:則窮形。為訕嘲之意,猶言窮形盡相也。
kong1-king2
光景:光謂風光,景謂景色。楚辭:借光景以往來兮,施
黃棘之枉策。
kong1-ma2
公媽:祖父曰公;祖母曰媽,公媽皆尊稱之辭。
koo2-i3
古意:亦老實,謂有古人之意也。
koo2-pan2
古板:猶守舊,謂如舊板之書也。
lam7-lui3
籃縷:謂衣服醜弊。左傳:篳路籃縷,以啓山林。亦作
襤褸。
li5-king1
離經:謂差謬也。離呼貳,分離也,經常也,古有離經畔道之
語,謂不循聖人之言也。
li7-pian7
利便:謂事合機宜也。賈誼過秦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liam5-pin1
連鞭:猶急遽也。
liap8-cik4
粒積:猶儉積。粒粒積之可以致富也。
lo5-han3
羅漢:游民也。以其不事生產而仰人衣食也。
lo5-han3-kha1
羅漢跤:指移民台灣未找到結婚對象者。
loh8-poh8
落魄:呼落薄,謂失業也。漢書酈食其傳:家貧落魄。無
衣食計。注:魄音薄。
loo7-pong5-si1
路傍屍:指凍死、餓死或病死在路邊的孤魂野鬼。
lu3-siu3
幼秀:猶苗條也,幼爲幼細,秀美也。
ng3-bang7
向望:則期望。集韻:向趨也,如志向、意向之類。
ong5-lok8
王祿:謂市中賣術者。如命卜之流以術詐人也。
oo1-kui2
烏鬼:指來台灣做苦力的印尼、印度、南非的外國人。
pang3-phuan7
放伴:謂輪流作息。
phai3-thau5
派頭:驕矜之意。
phin2-phong2
品榜:則標榜,謂自矜也。後漢書:海內希風之徒,遂互
相標榜。
phu2-kng1
普光:即黎明,謂天將明也。音呼正音。說文:日無色也。
pi2-phing7
比並:則比較。韓愈文:籍黨可與此輩比並乎。
po1-kua1
褒歌:則山歌。採茶之時,男女唱酬,互相褒刺,信口而
出,辭多宛轉,亦曰採茶歌。
pong7-piah
傍壁:窮途。喻人之無事可為。
pue5-tue3
陪對:猶應酬也,陪爲交陪,對爲應對,謂與人交際而應
酬也。
pun1-tionn1
分張:猶分與也。分呼本上平,與也。孟子:分人以財謂之惠。
廣韻:張施也。
sang2-se3
爽勢:猶得意也。
si7-tua7
序大:謂長輩也。
siang1-tang1
雙冬:播穀曰冬,收穀曰收冬,臺土多腴,一歲兩熟,謂
之雙冬。穀之言冬,猶麥之言秋也。
sim1-sik4
心適:適意。謂事之可樂,物之可愛也。
suah4-phah4
煞拍:善於辭令,如奏樂之調和也。
suat4-bun5
雪文:肥皂;
西洋語。
ta2-tiap8
打揲:猶料理也,亦作打疊。東坡尺牘:雪堂如要偃息,
須與打揲。
tang3-sng1
凍酸:謂吝財者,水凍曰堅,人吝曰慳,酸為貧寒氣味。
than3-ciah8
趁食:謀生也。趁,逐物也。
tho2-ce3
討債:索債。俗謂子弟浪費父兄之財產,放蕩無度;
以前世
被逋,此生來討之也。
thun1-lun2
吞忍:猶含忍也,吞有不茹不吐之意,忍呼倫上聲。說文:
忍能也。徐錯曰:能音耐。
tiau3-tiann2
吊鼎:謂乏食也,鼎以炊飯,吊之則空。
tng5-suann1
唐山仔:指中國大陸來台的漢人。原指福建、廣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