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文輸入法進一言 |
撰文:董峰政 (本文刊載於八十一年元月二日自立晚報) |
電腦是高科技的產物,它能快速處理大量資料,使其成為有用的資訊,進而提供使用者更有效率、更合理的管理。因此社會資訊化、辦公室自動化已真正成為一種趨勢。然而要真正落實資訊化的普及,除了需要專業人員從事硬體方面的研發與軟體的設計,同時更需要熟悉電腦技能的人員來操作使用,才能發揮電腦的功能。故一般的使用者都需要具備電腦操作的基本技能,才能使電腦變成一項利器。可是目前的困擾是,在中文電腦環境的前提下,許多人面臨了輸入中文資料的瓶頸,所以無法提升工作的效率與品質,導致對電腦化缺乏信心! 中國人傳統上只有在紙上寫字的習慣,少有在鍵盤上打字的經驗,對鍵盤的使用常有格格不入之感。所以在推動電腦化時,部份人偶有一些莫名的畏懼感,其只要的關鍵則在於對鍵盤的操作不了解或不熟所致;有時也因資料輸入的速度過於緩慢,或資料內容錯誤百出,而對電腦的功能加予否定,其實使用者只要肯投資一些時間,慎重選擇一項「易學、快速、合乎中文字傳統」的輸入法,然後稍做訓練,即可在短時間內,克服對鍵盤操作的障礙,如此電腦便能成為工作上一項好伙伴。 目前國內中文輸入法可謂琳瑯滿目,不下於數十種,然絕大部分都是屬於「孤芳自賞」的輸入法。真正較為一般人所使用者,不外乎「倉頡輸入法」、「大易輸入法」、「注音輸入法」(根據電腦技能基金會報導統計),其中以「注音輸入法」最為普及,但很難提升輸入的速度,所以不為一般使用者所喜好。而「倉頡輸入法」因拆碼的方式自成一格,有各種規則,不合乎中文字書寫的傳統,所以對初學者而言,不但有學習上的困難、而且有扭曲中國文字傳統美之虞!筆者從事中文工作多年,常涉獵有關中文電腦,並熟悉常用的幾種中文輸入法,經過多次教學後的驗證,深感到「大易輸入法」是一種符合中文字書寫方式的輸入法,因為它沒有任何的規則,完全按照筆順的書寫習慣來操作。另外就學習的觀點而言:該輸入法很容易學習,可以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學會它,真正達到合乎資訊化「易學易用」的目標。 據報載教育部政策規定,民國八十三年起國中、國小開始實施電腦教育,屆時「中文輸入法」必為電腦課程的項目之一,在此基於中華文化的傳承、及書寫習慣的長遠影響,我們呼籲教育各界能重視中文電腦中最基本的課題─中文輸入法,為我國資訊教育奠下良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