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if (2826 bytes)
h1.gif (1979 bytes)


尋找源頭─台灣的語言
(中文) (台灣時報) 
撰文:董峰政
(本文刊載於八十八年四月廿三日•台灣時報─台時副刊)
踏話頭:

漢語(中原音)分別在四世紀晉朝及九世紀唐朝時傳到福建南方,統稱之「閩南話」。在五胡亂華後,西晉東遷南下形成了「泉州話」。唐朝黃巢之亂,大量漢人南下福建,帶來了「漳州話」。後來泉州、漳州人交流後,在當地形成了「漳泉濫」稱之「廈門話」。荷蘭佔據台灣,及鄭成功攻打台灣,都分別帶來了大量的福建移民,他們分別操「漳州話」及「泉州話」等方言,後來這些移民及其後代子弟在台灣彼此長期融合、交流,又形成了「漳泉濫」則稱之「台灣話」。台灣由於長期受到外來政權的統治,所以台灣話最大的特色是吸收了大量的外來語。例如台語的詞彙「牽手」(平埔族語)、「雪文」(荷蘭語)、「三貂角」(西班牙語)、「便所」(日語)、「7-11」(英語)、「正港」「生番」「食飽未?」(台語)等都是台灣話的專用語,這是有別於「閩南話」及後來福建的「廈門話」。來說明台灣話的「獨特性」。

俗話是歷代先民從實際生活的環境中,仰觀天文星象,俯察地理萬物,近看人生百態,所領悟而出的人類共同經驗。 這些共同經驗的語言,反映出一個族群生活智慧的結晶,及特有的文化。然而由於年代的久遠,社會變遷,導致台灣有很多用語典雅,比喻生動,表達生動的俗話,雖仍流傳一般的民間,可是大多數人卻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來。故本文特摘幾則慣用的台灣話,供大家參考,並希望更多人重視這些土產的「台灣話」。

「正港」-如假包換

一八六○年,對台灣是個分水嶺。這一年台灣的「安平」及「淡水」在天津條約中,首次開放外國貿易,「雞籠」(今基隆)、打狗(今高雄)也在稍後陸續開放。

台灣由於戰略、商業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糖、樟腦、茶、煤、珊瑚、鹿皮等的市埸價值,一直受到國際的覬覦。其中樟腦與珊瑚的產量是當時居世界第一位。所以自從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紛紛派員抵達台灣交涉。如英國香港總督提出開採雞籠煤炭要求,美國也曾先後提出佔領台灣與收購台灣的主張。直到一八五八年(咸豐八年),英、法、美、俄先後與清廷簽訂天津條約,規定台灣開港通商,但並沒有明文規定何地開港。直到一八六二(同治元年),英國在滬尾(淡水)設領事館,清廷則設立海關,來承辦相關業務。

台灣正式開港貿易後,各國商船聞風而來,德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丹麥、比利時、奧地利、秘魯、巴西、日本,並且先後與台灣訂立通商條約。 又依中法天津條約,開臺灣(指臺南的安平)及淡水二個通商口岸,並且做廣義的解釋,以安平(臺南)為正港,打狗(高雄)為其副港。以淡水(臺北)為正港,雞籠(基隆)為其副港。這些港口,分別在一八六三、一八六四年相繼開放,故在臺灣實際開放了四個港口。在當時從「正港」進出的貨物,是最上等的貨色,因此直到現在,台灣民間形容某一件物品道地的、或貨真價實時,往往會說:「這個物件是正港的」。

「牽手」變成「阮某」

我們一般人都以為,在台灣的漢人,其祖先是來自唐山(大陸)的,所以常自謂「炎黃子孫」,其實「唐山公」的另一半「平埔嬤」,也應該算是我們的祖先,即父系這部份係來自唐山,而母系的部份則淵源於台灣平埔族,這種觀念正符合現代女性主義的思想。雖然平埔族經與漢人的交融(指血統與文化),今天除了少數如埔里、六龜、甲仙、內門等地外,已經不易辨認平埔族的原貌。不過,在台灣住民的生活上,卻仍然保存了一些平埔文化的特色。如台灣的閩南人拜「地基主」、客家人拜「土地龍神」之習俗,係源自平埔族對祖靈「阿立祖」的祭拜文化。又如台灣許多傳統民謠,如嘉南地區的「牛犁歌」、「天黑黑」,恆春地區的「台東調」、「思想起」,宜蘭地區的「丟丟銅仔」、「喔槓槓」....等為一般人所琅琅上口的自然歌謠,亦都源自平埔族的歌謠而來。

閩南話中常稱呼自己的妻子叫「牽手」,係緣自平埔文化。早期平埔族男女的婚姻,不是靠媒妁牽線,而是靠自己找對象。男生若是看中某位女子,就向她吹奏音樂以示愛慕之意,進一步再送檳榔試探對方心意,女方若將檳榔收下,即表示答應其追求,兩人就私自相配,攜手以歸,漢人因習見其俗,就謂呼妻子曰「牽手」。一方面表示男女自由戀愛的結合,另一方面則是對別人稱呼自己妻子的用語。很顯然的「牽手」的用語要比「老婆」來得優雅多了。

「生番」抑或「熟番」?

「番」者指沒有文化(明)的族群,過著原始的生活方式。係一貶抑之詞。

「生番」,「生」讀青,指完全沒有文化的族群。引伸為非常不明事理者。一般指高山(砂)族。

「熟番」者則係比生番者稍具有一點漢化者。一般指平埔族而言。

「中華民族」係一相當優越的名稱。「中」係指天下地理之中,換言之地球上的精華地段。「華」者花也,係指文化最美、最精華的部份。所以位處在中原四周圍的族群,便有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歧視字眼的名稱。因此台灣在早期被稱為「夷州」,李鴻章心目中更視台灣為「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的邊陲島嶼,便不足為奇。

在荷蘭人及大量漢人移入之前,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便已有居住台灣長達數千年的土著民族。根據估計,在荷蘭統治的末期(1624-1662),在台灣的漢人移民大約有二萬五千人,當時原住土著人口約西萬到六萬之間人口。十七世紀以後(明末、清初),中國東南沿海的漢人陸續來到台灣,他們對台灣的原住民一律稱之為「番」,是一種相當歧視人的稱呼。

中國這種唯我獨尊,狂妄自大的情形,蔓延整個大清王朝。所以即使發生了震驚全國的「鴉片戰爭」,在喪權辱國割地賠款,自知技不如人時,向西方學習現代科技,中國仍然執迷不悟,仍然喊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夷者胡人也,沒有文化的族群,內心還是相當瞧不起西洋人的,中國無知的沙文主義,由此可見一般,難怪後來國父會喊出,聯合世界以「平等」待我之民族的先知卓見。

清政府接受鄭成功的叛將施琅的建議,將台灣收歸為清廷的版圖,為了統治管理的方便,便以居住地緣的區別,分為「高山番」、「平埔番」。這是我們今天將原住民分成「高山族」和「平埔族」的緣由,這種分法有漢人主觀意識的成分。「漢」、「番」主客易位的關係改變後,在台灣的統治階層者,便依「番」人的歸順的狀況區分,關係和諧者,稱為「熟番」,關係緊張者,稱「生番」。「熟番」一般的說法係有著相當程度的漢化,如平埔族因為地緣的關係,大都屬熟番。而「生番」則仍處於原始生活狀態,不受教化,似乎個個像青面獠牙,如高山族即屬之。其實「生番」與「熟番」之分,往往是有政治因素的,主要關鍵在於對清政府支持與否而定。流傳到後來,我們便對那些不明事理的人,喚做「生番」。 

「羅漢腳」-無某無猴

一部台灣的社會史,幾乎就是閩粵沿海移民冒險、犯難、調整、衝突、適應的歷史。

當鄭克塽棄城投降後,施琅深知台灣地位的重要,堅持臺灣應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從一六八四年(康熙23年),台灣隸屬於福建省的台灣府起,一直到一八九五年(光緒二十一年)台灣割讓給日本人,清廷統治台灣二百一十二年之中,清廷對台灣的統治大抵採取「隔離政策」。所以初領台灣時,即公布「臺灣編查流寓例」,被稱為臺灣「移民三禁」,禁一、想渡航臺灣,必先在原籍地申請渡航許可證,經官府許可後,方可渡臺。禁二、渡臺者,一律不准攜帶家眷。已渡臺者,也不准招致家眷。禁三、粵地屢為海盜淵藪,不准粵地人民渡臺。其主要的用意是,清廷惟恐臺灣成為「罪犯逃亡之淵藪」,所以不想拓土聚民。

由於「移民三禁」,尤其第二項禁令,使得早期來臺者,幾乎清一色是單身漢(直到一六八四年,台灣才有第一個中國婦女來到),因此造成陰盛陽衰的現象。這些隻身來臺的單身漢,基於成家與生理的需求,也就不顧清廷禁止漢人與「番」人通婚的規定,一部分幸運的漢人,便得與平埔族的女子通婚,今天台灣住民中,有許多人正是這種「天作之合」的後裔。同時也因為求偶不易,故在當時流行一句「一個某,恰贏三個天公祖」,來說明當時「女子」的供不應求。

但是,並不是每個單身漢的移民,在臺灣都能找到「牽手」。有部份從唐山來的移民,既無家室、無恆產、甚至無固定的工作,又回不了原鄉,心情浮動有如漂泊的浮萍,隻身一人謀生,最後淪為「游民」。這些游民往往居無定所,天氣好時,還可以在路邊席地而睡,但天氣一轉涼,便得找可避寒的住所,這時遍佈各地的廟宇,便成為流民的最佳去處,他們為了表示對主祀神的敬意,所於都在兩側「十八羅漢」底下(腳下)睡覺。故當時的臺灣,稱呼這種人叫「羅漢腳」。羅漢腳們「有路無厝」、「病無藥,死無席」、「死無人哭」。生前既舉目無親,流離失所,死後更無人料理,遺骨暴露,聽任風吹雨打,於是民間善士,為之收歛,立廟祭祀,這便是「有應公」的由來。
「佗去」?「食未」?

佗去 (to5 khi3):到哪裡去?

食未(chiah8 bue7):吃過飯沒有?表無恙之意。為見面相問之辭。

今一般人相見時,通常說「你好;你好嗎?」但早期台灣人或目前在鄉下的居民,見面時則通常用閩南話問說:「佗去? to5 khi3」。早期先民由唐山過台灣,開闢拓茺時,土蕃起沒,野獸橫行,故外出常會有不測的危險,所以問「佗去?」表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關懷保重之意。

中原係以農立國,常要有「看天吃飯」的心裡準備。先民扺台時,披荊斬棘,胼手胝足,可謂「蓽路藍縷,以啟山林」,雖說盡力耕種,猶常歉收,尤其遇到颱風等天災時,更是一年的辛勞付諸水流,故以「食未?」,來關心對方是否挨餓,必要時予以接濟之。由「食未」、「佗去」這兩句話,撫今追昔,亦可想見先民慘澹經營台灣之艱難,身為後代之子孫的我們,應當飲水思源,永思追念。

煞尾

我們的祖先早期從福建、廣東移民來到台灣,歷盡了千辛萬苦,才逐一的克服了旅程的險惡、環境的不適、氣候的多變、種族的衝突等挑戰...,正印證了一句台灣的俗話「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但是先民的冒險患難的開創性格,終能適應台灣的海洋文化,於是世代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時間(1624∼1995),孕育了一些台灣特有的生活習性和自然環境,相對的也自然形成了一些台灣本土的特有語言,有別於原來從福建來的閩南話,這些話都是道地、原味的台灣話,大家應共同來維護與發揚這些本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