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if (2826 bytes)
h1.gif (1979 bytes)


母語是本土文化的活化石
─呼籲「鄉土語言」列為必選課程
撰文:董峰政
(本文刊載於八十八年七月十五日•教育公佈欄─深度報導)
母語是祖先一代一代傳遞下來的語言,它包含了一個族群的文化和習俗,也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肯定和連結自己與族群關係的重要脈絡。易言之,語言的消失,即剪斷個人與族群文化的臍帶。台灣住民的母語,教育部官方稱為「鄉土語文」,其實包含有台語(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過去由於遭受禁止,如今又沒有正規常態的教學,致使一般人對鄉土語文幾乎是無知的;母語長期受到漠視與扭曲,目前就像土石流般的流失中。當務之急,搶救母語就是要在學校實施正規教育,並且喚醒國人對母語文化重要性的認知。

由於政治環境的改變,使台灣成為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各族群都意識到「母語文化」的重要性,所謂「本土不土,民俗不俗」,重視並發揚本土文化已成為一種主流價值。我們樂於看到教育回應這種潮流,目前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草案」的各項公聽會,該草案中有關「鄉土語言」部份,其所揭櫫的理念為「以多元文化精神及尊重各族群語文特性,納入正式課程實施教學。強調族群語文對土文化文化延續及創新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熱愛鄉土的情懷,進而了解及尊重不同文化,推展國際視野。」整個理念,一言以蔽之,「立足本土(台灣),放眼天下(國際)」。中研院李遠哲院長曾表示:「文化是植根在地方的,脫離社會、生活的文化,將漂浮在虛幻的空中。」旨哉斯言,因為所有文化都是由語言帶頭的,謂之「語言是儲存文化的光碟」、「母語是本土文化的活化石」,誠不為過。

正當國人對教育部有關「鄉土語言」政策寄以厚望時,卻又傳出「必修、選修」之爭,顯示教育部畏首畏尾,為德不卒的心態,持「選修論」者,尚振振有詞稱之:(一)臺灣多族群,如硬性規定修讀鄉土語文,必然有太多的「母語」課程,徒然增加學生的課業負責。(二)「鄉土語文」,是因為有族群、地域的差別,用「選修」的方式正可以因地制宜。(三)貿然便性實施母語教育,師資來源必然成一大問題,如以「選修」漸進的方式來實施,才能求事半功倍之效。(四)民主多元化的時代,教育課程以鬆綁為原則,各種課程的實施授權各校自行決定,以落實教育的活潑特性。

國際知名語言學家鄭良偉教授曾表示:「語言是溝通的工具、思維的結構,記憶與認知的基礎、認同的記號,身份的表態、能力的判定線索、現代社會求學求職的工具、競爭的利器。語言就像制服般,可以禦寒、美觀、禮貌、身份等等功能。但是衣冠是隨時可以替換的,語言卻是成長期過後,一輩子沒辦法改變的。」語言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尤其欲達成傳承本土文化,唯有大力從「鄉土語言」著手,再不重視族群語言,則「本土文化」有滅絕之虞,各個族群將有「認同」與「歸屬」的危機,目前台灣的平埔族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職此之故,吾人以為鄉土語言,必須以「必選」的方式來實施(即原住民語、客家語、閩南語等三種母語,必選一種列為必修課程),其理由如下:

一.社會的主流價值是「實用的」、「功利的」;「文化的」的價值要靠教育當局制定政策來把關。「鄉土語文」的重要性正表現在「文化的」功能上。「鄉土語文」課列入「必修」課程實在有其必要性與迫切性。

二、「鄉土語文」列入「必選」是指課程而言,內容方面(福佬話、客家話、原住民語)可由各縣市、各學校自行決定選其中一種母語,不致於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

三、在升學主義掛帥的教育體制下,鄉土語言如以「選修」的方式,終將成為可有可無的課程,被束之樓閣的命運。因為學校可能會因為許多因素﹝諸如「電腦」、「英文」等等課的排擠作用﹞而將「鄉土語文」課犧牲,列入「不選」課程。

四、實施「母語」教育是為搶救母語文化,是為挽救瀕臨絕種的「母語」。並且增加對不同族群的了解,相互尊重,化解族群的衝突。

五、「母語」的師資問題絕不是「選修」與「必修」的考慮因素。試想,今日的教師大多數仍能操「母語」,欠缺的是標音及方言特用字的辨識;只要經過短期的訓練就可上場了。比起五十年前臺灣的「國語」師資不知道要強上多少倍。請用招訓英語師資的魄力來培訓「母語」師資吧!目前主管當局所欠缺的只是「決心」罷了。

從台灣近代史的觀點來看,台灣各族群的「鄉土語言」,在統治者有意的漠視及摧殘的政策下,至少有上百年來,從日據時代皇民化的「國語家庭」政策,到終戰後國民黨所推行的「國語」政策,導致今天各族群的「語言」奄奄一息的慘狀。如今適值「教改列車」正式開動,語言政策亦隨之鬆綁之際,為著本土文化的千秋大業,吾人在此大力疾呼務必將「鄉土語言」列為必選課程。

(本文作者董峰政任教於國立高雄餐旅專校)